
【除粉螨】潮濕處大量出現像麵粉的白點,千萬不能放任不管 !
潮濕氣候下的不速之客
台灣氣候炎熱潮濕,又有長時間的雨季,不僅在室外活動不便,
存放在室內的物品也容易發霉、滋生塵蟎,
使ㄏ、打噴嚏、過敏,非常不適。
不過,除了發霉,有些人家中家具、潮濕處長出如麵粉般微小的白色斑點,
且擦掉後還會再次「長出來」,湊近仔細一看,這些斑點竟然還會蠕動!
這種令人噁心的小蟲,即是惱人的害蟲「粉蟎」。
粉蟎食物來源充足,防不勝防
粉蟎在台灣極為常見,與塵蟎一樣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體型非常渺小,
但仍在肉眼可見的程度。因為其白色的外殼,
常被誤認為是麵粉、塵埃,仔細觀察才會發現牠們四處爬動的蹤跡。
與塵蟎不同的是,粉蟎不僅以人類「皮屑」、「毛屑」為食,
牠們也以「米」、「雜糧」、「蔬果」等為食。因此,
除了沙發、沐浴乳罐、水龍頭等各種家具、生活用品上能見到粉蟎外,
在食物上也可能發現粉蟎生活的足跡。
「擦乾淨」不等於「根治」!
粉蟎雖然不若蚊子、蜂類,會叮咬、攻擊人類,但若置之不理,
粉蟎可能大量繁殖。不僅使人感到噁心不適,影響生活品質,
更可能造成過敏,甚至隨著食物進入人體中,
輕則導致腸胃不適、腹瀉,嚴重甚至引起「肺蟎病」、
「腸蟎病」、「尿蟎病」等。不要以為用抹布把這些斑點擦掉就沒事!
許多民眾發現,擦掉粉蟎過後不久,原處又長出許多粉蟎。
這當然不意味粉蟎會復活,而是代表家中有未被發現的粉蟎族群,
或來自戶外的粉蟎再次入侵。許多人在對付粉蟎時,
都對粉蟎極小的體型、極高的隱蔽性印象深刻,
直言非常難以根除。因此,光是用布擦拭、用水沖洗,
是無法徹底清除室內的粉蟎的。
環境控管為抑制繁殖的第一步
和防治其它害蟲一樣,破壞粉蟎的繁殖空間,仍是防治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
妥善控制室內溫度、濕度,除了防治粉蟎,也能避免室內物品發霉。
平時注意環境衛生,定期打掃清潔,並將食物妥善保存,
避免提供粉蟎庇護空間和食物來源。做好日常的環境管理,
是防治粉蟎的第一步。
日照與食物來源是控制生長的重點
因為粉蟎需要在溫暖、潮濕的環境生存,在室內使用除濕機,
控制室內濕度,能抑制粉蟎繁殖。若要清除附著在物品上的粉蟎,
可以將物品置入高溫的熱水中,或將物品放置在烈日下曝曬1~2小時,
期間應注意多變換不同角度,使得每個角落都照到陽光,
都是簡單有效的除蟲方法。如果粉蟎出現在食物中,
就算已經被殺死,人類吃下肚還是可能腸胃不適、腹瀉。
受到粉蟎污染的食物,不應再食用,應該視同廚餘處理。
而且,受到污染的食物中,可能殘存活動中的粉蟎,
如果繼續保存,粉蟎恐怕在家繼續繁殖、擴散,造成危害擴大。
盲目用藥不可行,請尋求專業協助
除此之外,酒精、殺蟲劑也有助於消滅粉蟎,如果噴霧式殺蟲劑效果不彰,
也可嘗試熱煙類型的產品。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產品對「人體健康有害」,
使用上也有許多條件限制,盲目用藥絕對不會高枕無憂。
當自行用藥效果不彰時,不妨考慮尋求專業協助,由專業的防治團隊,
會藉由對居家空間進行徹底的環境調查,可以精準找出潛在威脅、評估風險,
進而建立解決方案,擬訂防治對策。專業的害蟲防治團隊,會根據調查結果,
擬定防治計畫,透過不斷驗證與改善,確保防治計畫持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