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介殼蟲】植物上出現許多毛絨的附著物,討厭的花卉植物天敵「介殼蟲」 !
眾多農作物的致命威脅「介殼蟲」今年年初鳳梨的出口問題吵得沸沸揚揚,先不論其中的國際政治角力因素,事實上此事件中的一大主角「介殼蟲」,確實是讓農民吃進了苦頭。介殼蟲喜愛高溫的環境,因此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最為常見,是熱帶作物的一大威脅。不只是鳳梨,包括龍眼、荔枝與香蕉等等,都飽受介殼蟲的侵擾。
眾多農作物的致命威脅「介殼蟲」今年年初鳳梨的出口問題吵得沸沸揚揚,先不論其中的國際政治角力因素,事實上此事件中的一大主角「介殼蟲」,確實是讓農民吃進了苦頭。介殼蟲喜愛高溫的環境,因此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最為常見,是熱帶作物的一大威脅。不只是鳳梨,包括龍眼、荔枝與香蕉等等,都飽受介殼蟲的侵擾。
由於荔枝椿象的問題日益嚴重,大部分民眾的警覺性也越來越高,但卻造成了原生種「紅姬緣椿象」被誤殺的情形。紅姬緣椿象是外觀呈紅色的鮮豔蟲子,屁股比頭部略大一些,身軀整體呈現狹長型,有著黑色的觸角與四肢,仔細看與荔枝椿象其實很好分辨。
螞蟻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謂最常見的一種,時不時身邊可能就出現幾隻,量少時倒還好,即便不理會牠都不會造成問題;一大群出沒時可就不一樣了,遭咬傷時不僅又酸又痛,最嚴重的狀況還可能引起蜂窩性組織炎,實在不能小看牠們。有一種校園中常見的螞蟻稱作「疣胸琉璃蟻」,身為原生種的牠們在自然界中扮演了重要的腳色,為了可以享用香甜的花蜜,牠們會負責守護植物不受蝸牛或毛蟲的侵擾。
毛毛在所有的害蟲裡面,可以說是大人、小孩都認識,卻又最害怕的其中一種害蟲。不只因為柔軟、長條狀的外型讓人感到噁心,部分顏色鮮豔、長滿毛、刺的品種,因為會引起大部人的過敏反應,更是令人害怕而盡量遠離牠們。
害蟲百百種,有許多可能兼具害蟲與益蟲的身分,其中人們最為害怕的大概就是「蜂」。蜂類因為可以產蜜,對於養蜂人來說絕對是種益蟲,但當這些蜂類出現在住宅環境時可就不一樣了,畢竟誰也不想被蜜蜂叮到。
一旦在室內發現好幾隻小黑蛾四處亂飛,或停留在墻面上,你可能會以為牠是常見的「衣蛾」;其實,除了衣蛾外,室內經常出現的飛蛾種類除還有「印度穀蛾、杏仁蛾」等兩種。
你或許曾在廚房角落、食品包裝袋中,看見這樣深棕色、長著長長的腳、背著大頭盔的小蟲子,又因為牠們外型酷似蜘蛛,而以為自己遇到蜘蛛了。可不要以為牠體型小小的,應該沒什麼威脅,沒什麼大不了的,牠們是惡名昭彰的積穀害蟲「蛛甲」。
米缸裡偶爾會出現幾隻黑色的小蟲,其中一種稱作「穀蠹」,又稱「米長蟲」,是常見的穀倉米害蟲之一。穀蠹身體呈紅褐色或黑褐色,略帶些光澤,成蟲體長約2~3毫米,呈長圓筒狀。
顧名思義,麵包蟲是以麵包、麥麩或腐敗的食物為食,正式中文名為「黃粉蟲」,是一種完全變態的昆蟲,幼蟲為黃色蠕蟲型態,成蟲為會飛的黑色甲蟲。麵包蟲幼蟲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成蟲也屬於夜行性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