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跳蟲】土壤生物分解代表之一,四處彈跳的白色小蟲子 !
四處彈跳的小蟲子
盆栽、草叢、廁所之類的地方常常會出現一種跳來跳去的小蟲子,牠們體型很小不容易察覺,
但一到春夏等潮濕的季節時,這種小蟲會變得容易大量聚集,讓人不想注意都難。
這是一種叫做跳蟲的迷你生物,很多人以為跳蟲會咬人造成皮膚奇癢無比,
但其實跳蟲與跳蚤不一樣,牠們並不會咬人,真正造成搔癢的原因是被跳蟲「彈」到。
即便跳蟲不咬人、不吸血,一旦大量出現仍舊會對生活造成不適,
因而被歸類於騷擾性害蟲。某些種類的跳蟲甚至會啃食植物根莖,
對植物造成危害,牠們對於農作物與園藝而言也是一種害蟲。
跳蟲其實不是昆蟲
「跳蟲」、「彈尾蟲」或稱作「䖴」的小蟲,顧名思義是很會跳躍的小蟲,
這些俗名其實是「彈尾目」生物的通稱。以往,彈尾目的生物被歸類在昆蟲綱,
現在則是歸類於與昆蟲綱類似的內口綱。成熟的跳蟲體長最大約2.5毫米,
是體型極小的生物。跳蟲腹部有兩對叫作「彈器」的附肢,
兩對彈器的伸展與合作是跳蟲極高彈跳能力的最大利器。
喜愛溫暖潮濕的環境
跳蟲喜歡陰涼又潮濕的環境,因此春、夏是跳蟲的好發季節,
特別是在植栽附近最容易發現大量聚集地跳蟲。
牠們以苔蘚、真菌、藻類或是腐敗的植物作為主要飲食,
裝有潮濕泥土的盆栽想當然是牠們絕佳的生活場域,
排水溝等潮濕的地方也是適合跳蟲生長的場所。
跳蟲一年可以有數代的繁殖,且躲藏於庭院中的跳蟲可能就高達數百萬隻,
因此跳蟲偶爾不小心被夾帶進入室內也是可想而知的事。
當室內溼度不足時,就算跳蟲大量進入室內,
缺乏腐植質不但無法繁殖,短時間內也會死亡,
但倘若室內有種植盆栽,可就要多加注意跳蟲會依著盆栽滋生了
室內出現大量跳蟲是重要指標
雖然說室內的環境較不利跳蟲生長,但倘若室內的環境出現一些問題時,
仍舊有可能促成跳蟲孳生。最常見的狀況是在潮濕的水槽,
水槽基本上長年都保持溼答答的狀態,管線中難免有些跳蟲會食用的物質,
特別是浴室水管所使用的U型管,內部更容易淤積一些有機物質。
另外,有可能某處的水管破裂造成附近木頭腐爛、水泥發霉,
也會提供跳蟲絕佳的生存環境。
盆栽內的濕潤的泥土、插花所使用的潮濕泡棉,
都會是跳蟲可以生長的地方,需要多加注意。
總歸一句,只要是潮濕的地方又有發霉的狀況就有機會讓跳蟲生長。
找出源頭才是最重要的
倘若不幸,室內出現大量的跳蟲且沒有減緩的趨勢,基本上最大的問題是過於潮濕,
且室內有跳蟲喜愛的食物,去除害蟲最重要的就是去除牠們適宜生存的環境。
最基礎的處理是先降低室內的濕度,保持室內乾燥。
接著找出家中是否有漏水的情況,進而造成木造夾層、地板等發霉,
產生跳蟲喜愛的真菌。或是,家中是不是有沒有處理的垃圾,
裡面也很可能有跳蟲的食物來源。另外室內盆栽,
盡量讓牠多曬點太陽,避免水分過多的狀況,以減少跳蟲孳生的機會。
任意用藥並不能消滅跳蟲
當家中蟲子一多,大部分人第一時間的想法就是噴殺蟲劑或是使用水煙驅蟲,
這的確是一種方式,但別忘了這些藥劑都對人體與家中寵物有一定的傷害,
且若不找出孳生源頭,跳蟲還是有很大機會會繼續繁衍。
跳蟲在室內滋生不斷代表了屋子可能出了點問題,
或許漏水又或者濕度過高導致發霉,找出真正的問題點才是杜絕害蟲的關鍵。
倘若無論怎麼樣都找不出跳蟲滋生的原因,還是請尋找專業除蟲公司協助評估,
即便跳蟲不咬人較沒有疾病傳播的狀況,但造成的搔癢不適仍舊令人難耐。
推薦行家五大殺蟲劑排行榜
【推薦除蟲劑】好住家蟲必光/藥劑效期長/適用各種場所(台灣MIT出品)
【推薦除蟲劑】好住家滅蟲王/速效擊殺/不需稀釋(台灣MIT出品)
【推薦除蟲劑】好住家無蚊蟲//速效擊殺/不需稀釋(台灣MIT出品)
【推薦殺蟲劑】興農雷公殺蟲劑/速效/露營必備(台灣MIT出品)
【推薦殺蟲劑】台衛貓博士除蟲劑/安全性高/速效無抗性(台灣MIT出品)